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追哟文学 >> 家父宋徽宗:开局被迫登基 >> 第169章 取暖神器蜂窝煤

第169章 取暖神器蜂窝煤 2/2

打开下方的通风孔,约莫过了一柱香的时间,火苗已经蔓延到最上方的煤球。将烧水壶放上去,然后开始计时。半个小时左右,烧水壶发出了嘹亮的哨声,水确实已经开了。

铁匠、侍卫、旁观的宫女太监都惊的合不拢嘴,此物当真神奇,以后有了煤炉,家里便不用每日都引火做饭了。

经过一番试验,两块蜂窝煤在通风的情况下,可以燃烧一个时辰,可以够一家百姓做饭并且烧开两壶水。倘若是封闭了阀门,不那么通风,两块煤球则可以坚持八九个时辰。

“以后你们三人就负责打造蜂窝煤相关的用具,工部的其他安排可以一概不听,俸禄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三倍。”

“过些日子,朕会安排人采购一大批用具,你们做好准备。”

“谢过陛下!”

赵桓看着激动异常的众人,大声说道:“让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宋天而战。”

蜂窝煤的事告一段落,赵桓又马不停蹄的传唤陆炳,叮嘱他将昨夜写好的商业计划书原封不动的交给袁宗皋。

当下正值夏季,对于蜂窝煤取暖的需求不高,刚好可以趁机多生产一大批货来应对冬天旺盛的需求。

说到底,这还是一个纯靠人工的时代,即便是安排两波人昼夜不停的干活,一天能产出十万块蜂窝煤就不错了。

根据史料记载,嘉靖时期的北京城人口接近百万。就算只有一成的人用蜂窝煤,每天的需求就有五十万块,产能远远不足。

到时候再慢慢扩大规模吧,冬天应该会有不少闲下来的百姓。

下午是庭讲的时间,就是有名的大学士来给皇帝陛下上课,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、农事马政、治国之策、风土人情等,主要看授课的大学士想要讲的是什么?

今日讲述的是弘治年间出自翰林之手,传抄于淮北一地的劝农书,显示了朝廷劝农、兴农的苦心,是一篇难得的佳作。

大学士刘芳,诵读道:“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也。言君能举用善人,置之禄位,教诲不能之人,使之才能,如此则民相劝勉为善也,农者,百业之本也,农兴,则百业兴,农衰,则兴乱之世,不久矣……”

众人连连点头,称此文文采斐然,属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
赵桓听得一脸懵逼,这说得是啥,劝农书就是这么劝农的?

自己怎么说也是大学本科毕业,好歹也是读过半车书的,自己都听不懂说的啥,百姓能听得懂?

难道劝农就是百姓在一旁劳作,地方官员在一旁念经?满篇都是农为本,开口就是尧舜禹汤,不讲种子,不讲虫害,不讲水利,不讲农具,这听来有何用?背地里怕是要被百姓耻笑吧。

劝百姓耕田?

这还用劝,耕田都不见得吃饱饭,为了活下去,大宋百姓根本就没有什么懒散闲人。

刘芳注意到陛下认真思索的样子,心里一喜,:“陛下这是听进去了呀!”

于是正了正衣衫,挺直了腰杆,翩翩然的看向赵桓,说道:“陛下以为如何?”

被打断了的赵桓,看着眉梢都带着得意的刘芳,心里喃喃自语,得意个什么劲,全都是辞藻华丽的废话,有个屁用。

脸上却是瞬间换上了大有收获的表情,开口道:“这篇文章当真是精妙绝伦。”

说完,赵桓愣了一下,这是被某人给传染了吧。

下一刻,赵桓又开口道:“此文章如此精妙,得让更多的百姓知道啊!朕在宫外有个皇庄,不若同去,让庄里的百姓也听一听劝农书,他们一定会倍受鼓舞。”

“这……这随便出宫不太好吧!”刘芳支支吾吾,好好的庭讲,怎么就突然要出宫去地头给百姓们读文章了呢。

朝登天子堂,暮为田舍郎,这叫什么事啊。

众人也是纷纷反对。

“陛下,万万不可,出宫劳民伤财啊!”

“陛下,此文纵然精妙,令人传抄各地即可,何须陛下亲去啊!”

“陛下,传世名篇何其多也,不能都出宫啊。”

“便服出宫即可,皇庄就在城外,一个时辰就能来往,何来劳民伤财一说。”

“刚才众卿口口声声说农为国本,朕看看国本也不行?不知本,国家如何长治久安。”

“陛下九五至尊,君权天授,岂可便装出行,威严何在,被百姓看到陛下和普通人无异,容易滋生乱民之心,不利于江山稳固啊。”

赵桓严厉呵断了对方的话:“想我大宋太祖皇帝,永乐皇帝、宣宗皇帝,哪个不是从百姓中来,到百姓中去,何以朕需要保持威严,脱离百姓?高高在上的是皇权,不是朕。”

刘芳心里大骂,:“真他妈的是猪队友啊,这是能拿在宋面上说的话吗?”

“是你们听朕的,还是朕听你们的!小曹,摆驾!”

赵桓当先下出了门,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还是刘芳咬牙说了句,:“跟上呀,去喊杨首辅来。”

既然是便服出宫,当然不会走正阳门,东安门前,守将看着皇帝和仅仅跟随的人当即打开城门放行。

出了城门,赵桓上了准备好的马车直奔而去。

这时,一把年纪的蔡京姗姗来迟,恰好晚了一步。

“刘芳,你来说说怎么回事?陛下好端端的为何想要出宫。”

“首辅大人,都是因为刘墉口无遮拦,惹怒了陛下。”刘芳避重就轻的说道,实际上他也没觉得自己有哪说错了,完全是躺枪。

“刘墉说什么了?”

“说陛下要保持皇权威严,最好不要随意出宫。”

“不知所谓,怎可这样和陛下说话,尊卑不要啦,不要觉得陛下年幼就胡言乱语。”

“跟着吧,陛下的出发点也是好的。刘芳,一会你好好的把劝农书再讲一遍,陛下满意了自然就回来了。陛下是知道轻重的,端不会做什么无礼的事情的。”

安平村位于北京城东十五里,是一个规模较小的皇庄,三百户人家帮皇家打理着五千五田地。

六月天气正热,是小麦灌浆的时候,这个时候小麦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缺水。因而,家家户户的壮劳力都在忙着引水灌溉。

马车停在路边,曹公公贴心的撑起了华盖,赵桓示意不用。

“劳烦相父过来一趟,厚熜真是过意不去。刘芳大学士说农为国本,朕深以为然。就想着这么好的文章,怎么能让它局限于淮北一地呢,应当让其它地方的百姓也倍受鼓舞啊。”

“陛下心系百姓,此乃大宋之福气。只是,劝农书未必有陛下所想的那般立竿见影。”

“便是有一些效果也好。伸手摘星,即便一无所获,也不至于满手污泥。”

喜欢家父宋徽宗:开局被迫登基请大家收藏:(www.zhuiyo.com)家父宋徽宗:开局被迫登基追哟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家父宋徽宗:开局被迫登基最新章节 - 家父宋徽宗:开局被迫登基全文阅读 - 家父宋徽宗:开局被迫登基txt下载 - 老猎人格曼的全部小说 - 家父宋徽宗:开局被迫登基 追哟文学

猜你喜欢: 凡人修仙传蛊真人斗破苍穹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诡秘之主直播之摸金校尉轮回乐园星汉灿烂,幸甚至哉完美世界青葫剑仙